人工膝關節成功 須醫病一起努力
2018-05-21
「醫師,為什麼我換完人工膝關節一年了,還一直在痛?」門診常遇到之前開完人工膝關節但不滿意的病友,到處求診卻依舊無法解決困擾。
持續疼痛是最常見的表現,其他如彎曲會有聲音、上下樓梯無法使力、彎曲度不滿意等,也不時會遇到。這些問題,有些可以在門診處理,但有些甚至需要再次手術才有辦法解決。
人工膝關節手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病友的疼痛,並且改善日常生活的功能。倘若手術後無法達到滿意的改善,可從三大面向來檢討,病因、手術技巧、復健。換句話說,假如三大面向都能面面俱到,就能達到滿意而成功的人工膝關節手術成果。
◎第一面向─病因部分,需重新評估疼痛的來源,是否除了膝關節退化之外,沒有其他原因?脊椎、髖關節、肌腱韌帶的病灶,都可能造成膝蓋疼痛。重新確定病因,才可能真正解決病患的疼痛。
◎第二面向─手術技巧部分,就必須仰賴骨科醫師的手術技術。除了儘量使傷口縮小,減少軟組織的破壞(也就是所謂微創的概念),加快復原的速度與沾黏的機會之外,手術中還必須同時注意到,骨刺的清除(影響術後彎曲度)、韌帶張力的平衡、人工關節擺放的立體角度等諸多手術技巧。手術中,全部面向都要關照到,去除所有可能造成術後不滿意的因素,才可能使手術成果滿意。
◎第三面向─復健部分,則需病友與復健師的共同努力。其中,大約8成的努力是需要靠病友自己來達成,手術完住院中的復健,只是教導復健的方法,並在前一、兩次帶著病友施行,之後還是需要靠病友持續作,軟組織才不容易沾黏,肌肉的力氣也才能復原得快。
三大面向若能在第一次手術時就面面俱到,術後滿意度自然就高。術前診斷功力及手術技術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需要尋求有經驗的骨科專科醫師幫忙。再配合病友、復健一起努力,就能達到成功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。
資訊來源:自由時報電子報